●宁稼雨(南开大学教授)
“我的莲花总会凋落,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叶嘉莹先生与荷花有着极为密切的不解之缘。据叶先生自己讲,她出生于农历六月,中国传统称六月为荷月,所以她的小名就叫“小荷”。因为这个缘故,她从小就对荷花产生一种特殊的亲近和归属情感。在漫长的百年岁月中,荷花已经成为叶先生的人格符号和自我形象寄托。荷花不仅以极高的频率经常出现在她本人的诗词创作和讲学内容中,甚至连这位号称“旗袍先生”的旗袍,也往往融入了荷花的图案纹样和色素。从这个意义上也许可以这样说:荷花是解读叶嘉莹先生人生况味之路的一把钥匙。
叶先生对荷花的最初青睐,始自自己身世与荷花的外观美感关联上。因为荷月出生,小名称荷,所以儿时读到周敦颐《爱莲说》中“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美话语,便朦胧产生人格目标的憧憬,荷花的美好特质成为她人格追求向往的目标。
随着社会变迁,时局变化,对荷花的认知况味开始从外观进入内涵,成为少年叶嘉莹人生迷茫的疑问附载。抗战爆发后,国破家亡,还在中学就读的叶嘉莹难以承受这横祸的重创,开始在莲花的佛教空幻意象中去寻找人生的出路和答案: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咏莲》)
如果说此前她只是关注到荷花“中通外直”的外貌形象的话,那么现实的苦难,已经把她的目光引向荷花生长的淤泥环境,这个淤泥环境也正是诗人所处的苦难现实。进而借用佛家空幻之说发出人生道路的迷惘。应该说,这时候的叶嘉莹已经通过荷花的内在韵质,去思考和摸索人生的未来去向了。这种思考和摸索在下面两首诗中相当明显了,一是那首《鹧鸪天》词:
一瓣心香万卷经。茫茫尘梦几时醒。前因未了非求福,风絮飘残总化萍。
时序晚,露华凝。秋莲摇落果何成。人间是事堪惆怅,檐外风摇塔上铃。
这首词写作于叶先生在辅仁大学读书时。国家疮痍,亲人流亡,年轻的叶嘉莹去北京广济寺听《妙法莲华经》说法,希望在佛教的莲花说法中获取人生价值启迪,“茫茫尘梦几时醒”“风絮飘残总化萍”写出苦难中作者寻路无果的迷惘,而当听到说法人“花开莲现,花落莲成”的说法后,她又不能满足于“莲成”这一看来圆满的解答,而是进一步发出“秋莲摇落果何成”的追问。当然,这时的叶嘉莹思想尚未成熟,也还没有迈入社会大门,所以也还无法找到她希望的理想答案,而只能是自问自答地用“人间是事堪惆怅,檐外风摇塔上铃”表达对此题无解的无奈。不过这时对人生终极归宿的思考和迷惘已经到此深入程度,也是难能可贵了。
第二首是作者模仿乐府体所写一组《拟采莲曲》(五首)。这组诗可谓是上一首《鹧鸪天》对人生价值归宿思考的续篇。诗中作者借莲花之口,在对莲花的美好形象做出顾影自怜后,开始进入正题:“艳质易飘零,常恐秋风起”表达诗人对美好资质的自己未来的不定命运开始担忧;“采之欲遗谁,所思云鹤侣”写出对自己未来归宿的期待与怅惘。结尾一首:
妾貌如莲花,妾心如莲子。持赠结郎心,莫教随逝水。
尽管还不能确定自己未来的归宿,但作者却以纯真和诚挚的心态,默默祈祷,希望未来的归宿不要辜负自己的美好资质和一片真心。这是作者对自己未来归宿的最大最强期待了。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拟采莲曲》似乎是一个重要节点,这组作者于赴台前写成的诗歌,在其以莲荷自况的思考人生求索道路上竟然戛然而止,中间大约停滞了六十年。这六十年是她四处漂泊,寻找自己人生位置并最后定位的过程,也是这颗莲子发芽成长为“中直外通,香远益清”的一株亭亭玉立荷花的过程。只是因为还没找到自己认为理想的归宿之所,所以将其以莲荷自况人生的思考暂时搁置。
1979年,她接到教育部批准文件,回到南开大学任教,开始了她人生归宿思考的最终定位过程,也为她以荷花自况人生之旅做了最后的实践储备。又过了三十多年,到21世纪10年代,她与南开大学已经形成血溶于水的亲密关系。她把自己毕生积蓄(35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南开大学,南开大学也在各个方面为她提供了最好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她开始感觉到自己人生的最终归宿已经明确,于是那株莲花自况人生之旅的念头重新燃起。她在《浣溪沙》词中写到: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
实盘配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向配资公司借入资金,用借入的资金购买股票进行投资。配资公司会根据投资者的信用状况和投资标的,提供不同倍数的配资杠杆。例如,1:1的配资杠杆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借入与自己资金等额的资金进行投资。
实盘配资炒股是指投资者通过向配资公司借入资金,以放大自己的投资本金进行股票交易。配资公司通常会提供2-10倍的杠杆,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借入2-10倍于自己本金的资金进行交易。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大雁南飞是每年秋季发生的自然现象,诗人借此现象暗喻自己相思故土,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心情。“荷花凋尽我来迟”则为自己以迟暮之年确定人生归宿感到遗憾。下片三句是她通过莲花的生命轮回规律说出自己一生人生归宿和价值目标的总结概括和内心独白。“莲实有心”两句是本词重心。经过六十年的漂泊和寻找摸索,她终于为自己当年“秋莲摇落果何成”的思考追求找到了明确答案:莲花虽然有花开败落的规律,但莲子可以让莲花的生命重新开始。这就是篇首所引叶先生本人所说要把莲子留下的原因。在她看来,只要莲子还在,那么我的全部生命也就有了价值,“梦偏痴”就是指让莲子重新发芽的生命最终追求——“千春犹待发华滋”。
叶先生不仅为自己生命的最后归宿找到了价值追求,而且还为这个追求找到了安放的地点所在,那就是那片盛开荷花的南开校园中的马蹄湖:
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
修到马蹄湖畔住,托身从此永无乖。
“永无乖”就是托身南开,让中华诗词这颗莲子重新开放的使命决心永不改悔。
至此,叶嘉莹先生一生以荷花自况,求索生命使命归宿的努力,终于有了最终明确而美丽的答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短线按周炒股配资_按周配资公司平台_配资按周在线炒股观点